在我将《控糖革命》推荐给老薛之后,我说,我们会因为这本书多活20年,虽然这多少有一些夸张,但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起“控制血糖波动”的重要性,夸张点也无妨。

关于《控糖革命》提到的饮食方法,已经有很多人分享过,我今天会侧重分享一些自己的实践以及思考。

1、《控糖革命》这本书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读原书籍比读摘要或者书评重要很多,我看过几次《控糖革命》的读后感,尤其是紫菜和老杨的读后感,他们都写得非常接地气,我读完大受震撼,但是震撼几天后就忘记了,直到我完整读完《控糖革命》之后,书里的数据和理论才彻底说服我,为什么要控制血糖的波动,为什么要调整吃饭的顺序等。

现在有了AI作为辅助,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摘要来了解一本书,但这个过程不能代替读书,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“知道答案”,更是如何获得答案的过程,知道答案不一定让人改变,而触动却可以让人改变,触动我们的恰恰是书籍里面的细节,可能是某个案例、作者某个经历或者一个金句,所以AI可以帮助我们选书,但是不能代替我们读书。

2、《控糖革命》这本书最启发我的地方是,因为动态血糖仪的诞生,我们可以方便地获得连续血糖数据,通过血糖数据来反向观察饮食习惯,所以我们不再依赖抽象的“营养建议”或“专家说”,这是一种让身体数据指导行为的范式转变,对普通人来说,非常有革命性。

3、《控糖革命》提供的方法很容易执行,不节食,不挑食,只调整,人人都可以执行,比如,吃饭前喝点醋,调整吃饭的顺序(蔬菜->蛋白->碳水),吃完饭走一走,吃甜食前先吃点富含纤维、蛋白质的食物包裹一下胃,比如黄瓜、牛奶等。尤其对那些特别馋的人来说,永远不吃冰激凌你还不如要了我的命,用《控糖革命》的方法你可以吃冰激凌,但是要在饭后吃,或者吃冰激凌之前吃一根黄瓜之类的。

我询问身边四位使用《控糖革命》方法调整饮食的人,无一例外体重都有减轻,没有痛苦地完成了之前需要大力气才完成的减重计划,太神奇了,控糖首先是为了健康,减重其实是一个副产品。

4、我一直有低血糖的问题,没有使用《控糖革命》的方法前,我偶尔就会低血糖一次,所以包里面需要带一点零食,但是最近几个月没有出现过低血糖,回忆我出现低血糖的场景,大部分时候都是因为我早点喝了小米粥并且吃了面包,结果中午就出现低血糖。

5、前一段时间我因为打网球崴脚,所以将近一个月没有运动,期间我特别测量了体重,体重没有增长反而减少,看起来我的体重减少和运动的关系并不直接,和饮食的关系更直接,因为生病期间我不能外出吃饭,在家里面反而可以严格遵守《控糖革命》的饮食方法。

6、我翻看了一些国外批评《控糖革命》的文章,主要说《控糖革命》缺乏科学依据、夸大疗效,也有人指出其部分建议并非新颖,怎么说呢,我觉得他们的批评言之有理,但这并不能掩盖一本书科普“血糖”的书籍的价值,因为这本书没有大的错误,而且从经验上确实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血糖的波动,以至于人人都可以不那么困难地过上”健康的生活“,这个价值巨大。

7、血糖波动,不只是让人“饿得快、胖得快”,它是代谢失衡的起点,是身体系统性失控的信号。所以控制血糖波动后,更容易减脂,获得更平稳的情绪和能量、更清晰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以及更健康的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。

我和老薛约定执行《控糖革命》的饮食方法,一起多活20年,如果真能多活20年,投资上不知道要多赚多少钱,哈哈,特别感谢老杨按头让我读这本书,很薄的一本书,很快就可以读完,但是价值却非常大。

最后,我分享一些我吃饭的照片。